新博88平台招商

1965年,章士钊送毛泽东100万字的文稿,毛泽东返送桃、杏各五斤

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新博88平台招商 > 新闻动态 > 1965年,章士钊送毛泽东100万字的文稿,毛泽东返送桃、杏各五斤


1965年,章士钊送毛泽东100万字的文稿,毛泽东返送桃、杏各五斤

发布日期:2025-02-04 16:27    点击次数:55

前言1965年,章士钊送给毛泽东一份足足有100万字的文稿,乍一看,这似乎是一份极为珍贵的礼物,但毛泽东的回礼却让人意外——他送了桃、杏各五斤。你可能会问,为什么毛泽东的回赠如此简单?这两种水果背后到底有什么深意?这看似简单的交换,其实隐藏着复杂的政治含义和微妙的关系。想知道毛泽东为何这样做?接下来的故事,或许会让你重新理解这段历史。章士钊,字行严,著名学者、作家、教育家,并且参与了近代中国很多政治活动,和毛泽东、周恩来、蒋介石、段祺瑞等诸多历史名人有交集。章士钊和毛泽东交往甚多,新中国成立后,两人书信来往众多,章士钊的女儿章含之还曾担任毛泽东的英语老师。最有趣的是,毛泽东和章士钊除了书信来往,还经常互送礼物,形成了极为特殊的情感关系。利用自己的威望,在上海筹集两万银元,交给毛泽东使用章士钊出生于湖南省善化县,他父亲曾经是乡里的里正,后来转业从医,所以家庭条件还算优越。年幼,他父亲就送他去读私塾,章士钊自己也非常热爱读书,在私塾中很受先生喜爱。章士钊章士钊受古典文学影响非常大,13岁,曾在长沙买了一部《柳宗元文集》。从此,开始研究柳宗元的文学作品和政治理念。1901年,章士钊离开家乡赴武昌读书,1902年又进入南京路师学堂院学习军事。1903年,章士钊加入上海爱国学社,开始从事文学创作方面的工作。在上海,他认识了陈独秀、胡适等进步人士,萌生了革命思想,并开始从事反对清政府的活动。1904年,章士钊和好友共同创办了爱国协会,从事革命活动越加频繁。由于反对政府,章士钊在一次革命活动过程中被通缉,抓进了监狱。后来,经过各方进步人士的营救,才得以保释。出狱后,因为担心清政府的官吏找麻烦,章士钊出国去了日本,暂避风头。章士钊1905年,章士钊进入东京正则学校学习。1907年,他又再次赶赴英国留学。1908年,章士钊进入英国阿伯丁大学学习,主修法律、政治和逻辑。他的求学经历非常丰富,而且是一边工作一边求学。因为经历,章士钊的知识面非常广博,人也更加通达干练,为以后从事多项工作打下基础。在英国留学期间,章士钊经常为国内的报刊撰写稿子,介绍欧洲各政治学派的学说,在中国政坛逐渐形成影响力。1911年,武昌起义胜利,章士钊携家眷从英国返回中国。应孙中山先生的邀请,主持同盟会机关报《民立报》。后来,因为他的思想言论和同盟会人员有分歧,遭到同盟会会员的反对,章士钊愤而辞职。1913年,章士钊反对袁世凯称帝,被孙中山任命为讨袁军秘书长。但是革命失败,他再次逃亡日本。章士钊1916年,袁世凯病逝,章士钊留居北京,接受蔡元培的邀请,担任北京大学的教师。1920年,章士钊又辗转到上海工作,当时毛泽东等年轻革命人士也在上海活动。一群有志年轻人计划一部分人到欧洲进行学习,另一部分人留在国内继续领导革命。但有一个大麻烦,缺少资金。章士钊已经是社会上的名流人物,毛泽东等人拿着老师杨昌济的手书拜见章士钊,找章士钊帮忙筹钱。章士钊利用自己在上海工商界中的威望,一共筹集了2万银元,全部交给毛泽东使用。这笔钱可派上了大用场,不仅解决了学生出国留学的经费,剩余部分被毛泽东用于回湖南搞革命运动。章士钊并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,但他和毛泽东、周恩来等人保持了良好的关系,并经常书信往来。章士钊还多次用他特殊的身份,帮助共产党传递消息、运送物资。英国留学时的章士钊1924年,段祺瑞政府上台。因为段祺瑞的某些观点和主张,符合章士钊的心意,44岁的章士钊进入北洋军阀集团,且在北洋军阀集团中身居高位。1925年,章士钊任教育总长。1926年,章士钊任段祺瑞政府秘书长。没过多久,段祺瑞政府被赶下台,章士钊离开段祺瑞政府,重新从事文化方面的工作,在报社和杂志发表各种文章。蒋介石篡夺国民政府大权,掀起白色恐怖,对进步人士和共产党人士抓捕、杀害,李大钊、陈独秀等人先后被捕入狱,章士钊主动四处奔走营救。蒋介石曾多次向章士钊伸出橄榄枝,希望他到南京国民政府任职。但章士钊认清了国民党的本质,拒绝了蒋介石许下的高官厚禄。章士钊年轻时的照片抗日战争爆发,上海被日军侵占,章士钊转移到重庆工作,担任了国民参政会参政员。其实只是挂了个名,更多依旧从事文化工作和教育工作,靠笔头吃饭。新中国成立,章士钊被邀到新政府任职,和毛泽东交情日深1945年,毛泽东赴重庆进行国共谈判,和章士钊见面。毛泽东询问章士钊对国共和谈的看法,章士钊直言:蒋介石不可信,劝毛泽东速速离开重庆,脱离险境。1949年,受李宗仁代总统的委派,章士钊作为国民党代表团和谈成员,来北平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和谈。当然,章士钊并非国民党人士,他是为了国内和平,作为代表来共商和平建国,减少战争和伤亡。可惜国共和谈没有成功。谈判破裂,受共产党的邀,章士钊留在北京参加开国大典,并到新中国政府中任职,从此定居北京。毛泽东重庆谈判和蒋介石的合照建国后,他被选举为政协委员、法律委员,后又聘任为中央文史馆研究馆副馆长。某一天,毛泽东遇见章士钊,突然问:“听说您有逻辑方面的著作,能否借我一阅?”毛泽东说的是章士钊1943年在重庆出版的《逻辑指要》,这本书出版于重庆,与蒋介石和国民党有一定的关系,所以章士钊心情很忐忑。章士钊推辞说:“《逻辑指要》这本书,出版于重庆,与叛党有关。如果我这样将它呈送给您阅览了,岂不是对你有所侮辱,这怎么可以呢?”毛泽东笑呵呵地说:“这是做学问的事,哪里有什么伤害的呢?”于是章士钊拿了自己的书给了毛泽东,毛泽东也认真阅读了这本书。这次之后,两人书信交流文学作品和政治理想就更加频繁了,关系也愈发亲密。章士钊1922年和友人的合照1955年、1958年和1960年,章士钊三次赴香港,和国民党方面商谈两岸统一的事宜。毛泽东和章士钊的情谊,一方面,源于建国后工作交集;另一方面源于两人爱好相同,经常共同讨论文史方面的内容。两人通信内容,经常交换写好的诗作和文章。1961年,国内遇到严重的自然灾害,粮食短缺严重,章士钊遇到经济困难,吃饭成了大问题。毛泽东得知后,说自己之前借了张老先生2万块,以后每年要还2000元给章士钊,满十年全部还完。毛泽东实际目是为了解决章士钊的经济困难,通过这种巧妙的方式,足以体现毛泽东的体贴和细心,也表现了毛泽东对长者的尊重和关爱。当然也说明两人关系亲密。章士钊和毛泽东合影1963年,毛泽东过70大寿。毛泽东过寿从不大摆宴,他只邀请了章士钊、陈乾等老前辈到中南海家中来,一起吃了一顿家常便饭,就算是过寿了。章士钊带着女儿张含之欣然前往。100万字的文稿,毛泽东和章士钊的君子之交开篇说章士钊曾买过柳宗元的文集,并且非常喜爱。他在工作之余,经常研究柳宗元的论文集。章士钊晚年完成了一部《柳文指要》,内容主要分析柳宗元的思想和作品,大约完成了100万字的文稿。1965年6月,章士钊将100万字的初稿送给毛泽东阅览。之前几次谈话中,章士钊得知毛泽东也喜欢柳宗元,毛泽东也听说了章士钊正在撰写《柳文指要》。二人一拍即合,毛泽东让章士钊将书稿先给他看看,让他一睹为快。毛泽东拿到书稿,非常认真地进行了阅读。毛泽东阅读喜欢做笔记,还将文稿中的一些错字,以及对不同内容的不同见解进行标注。毛泽东接见章士钊等老一辈进步人士全书通读完,毛泽东对章士钊的文稿有很高的评价,他当即写了一封信,并叫工作人员给章士钊送了桃、杏各五斤。毛泽东为什么读了文稿,要给章士钊送桃和杏呢?信的内容解释了毛泽东送桃杏的原因。行严先生大作收到,义正词严,敬服之至。古人云,投我以木桃,报之以琼瑶,今奉上桃、杏儿各五斤,哂纳为盼!投报相反,尚乞谅解。含之同志身体如何?附向她问好,望她努力奋斗,有所益进。毛泽东一九六五年六月二十六日信任的意思:大概是赞赏章士钊文章写得很好,你将你心爱的文章送给我,如今我回送你桃、杏各五斤。虽然桃、杏不如你那文章珍贵,但是我的一片心意,还希望你喜欢。另外问一下章含之身体如何,希望他能努力学习奋进。章含之从信的内容来看,毛泽东和章士钊关系的确亲密,不仅在信中聊了文稿的内容,还聊了一些生活中的小事。送给老先生桃和杏,除了表达对老先生文稿的谢意,同时也是毛泽东老先生尊重和关爱。毛泽东很喜欢章士钊这部作品,读过一遍,他又读了第二遍。他曾多次给章士钊写信,聊到文稿内容,并且指出文稿中的一些缺陷。毛泽东自从读了《柳文指要》,就积极支持章士钊尽快公开正式出版此书,并且希望能在学术界引起重视。毛泽东一生酷爱古文,他本就十分欣赏柳宗元的哲学思想,对于推广柳宗元的思想也很赞同。章士钊对文稿按照毛泽东的意见进行修改,又将书稿送到中华书局,准备在中华书局出版。但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,这本书短时间内未能顺利出版。为了书的出版,毛泽东和张钊又多次通信谈论。《柳文指要》1971年,在毛泽东的帮助和催促下,章士钊的《柳文指要》终于在中华书局正式出版。1972年,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,周总理还专门向尼克松介绍了章士钊的这本《柳文指要》,宣传中国的古文文化。人到晚年,除了写书,推广柳宗元的思想文化,章士钊最大的期望,是希望祖国海峡两岸能够和平统一。他之前三次到香港,与台湾方面谈判海峡两岸统一的事业。1973年,章士钊以92岁高龄,自己请示希望能第四次前往香港,再一次与台湾方面会谈两岸统一事业。却没想到,老先生直接在香港病故。接回章士钊的遗体,在北京举行了盛大的追悼会。邓小平、叶剑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追悼会,感念张老先生为国家做出的贡献!



Powered by 新博88平台招商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